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8月11日

写在家乡大地上的现代史诗

——读章荣朝的“命运主题三部曲”之《城头人家》

□ 张 宏

阅读数:1142   本文字数:1746

 

我是最早获赠章荣朝先生新书《城头人家》的读者之一。该书是章老“命运主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之作。从之前的《江边人家》《龙源人家》到《城头人家》,书名中的“人家”两字道尽了百年来甚至几百年来的历史沧桑和时代风流,隐匿在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宅子、老物件、老故事、新安江、玉泉寺、婺剧团等,以及那些建德人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和文化符号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小说的字里行间情感漫漶,由家及国,又由国及家,人、家、国融合凝聚起一个命运共同体。三部曲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构建了这个命运共同体,讲述了浙西山区古老江城一个个悲欣交集的乡土故事,抒发了凡人百姓敦朴悫贞的原始情感,展读之,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三部曲的目录以“每章七字”贯之,仅此细节即可见章老的用情用心。《城头人家》从“城头有个半坡村”启幕,到“大国小家一株树”收尾,二十四章如二十四节气,厚积薄发、接续严谨又道法自然,我认为这与章老至今未歇从事教育、讲学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章老在《城头人家》作者简介里写道,一生中,只住一个地方“家乡本土”,只做一件事情“教书育人”,只有一个爱好“看书写作”。

夏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夏至日,《城头人家》正式首发。

 

相对而言,三部曲中我更青睐《城头人家》的故事构思和阅读体验,我认为“时代之问”的维度在《城头人家》的榀架上更立体更真实。由于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和古城旅游经济复兴需要,作为规划重要节点的城头村半坡自然村首当其冲,小说主题从字面看是“拆迁建房”,实则曳动着乡村振兴、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时代风向。

我喜欢小说对主人公钱志刚家族在地理风物和文学想象上的机动性设置,新安江、青龙头、徽派大院、山岗国道等乡土元素在小说中毫无违和地串珠成链,把一项普通不过的民生工程进行智慧赋能和审美赋彩,开创性地升格为一种“正能量”的文学词汇,使整部小说成为有呼吸、有悬念、有空间感和代入感的文学载体。

主人公钱志刚从省农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发挥特长,组建了山林护养服务社,承包了城头村全部公有山林的改造护养工作,又被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圆满完成拆建任务,以钱志刚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者们展现出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实效,慎终如始地做到了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用“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章老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借县委邢书记的心声作了朴实练达的评价:“这些优秀党员都是建设清江山水的排头兵啊!”

 

《城头人家》故事由许多有趣味的小故事组成,如杉树刺打屁股、“烂僚鬼”、三太太自杀、钱举人的考篮、“禄”字牛腿里的二十串铜钱、运木报旧恩、吊索移古樟、侠盗一枝兰、漂泊的彩云、知青方月娥、志刚一波三折的爱情和身世等,随便“拎”出一个来皆可独立成篇,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城头人家》故事有太多让家乡人共鸣共振的土话、俗话、特产、特技,在一次次似曾相识的场景再现中,让人不由自主地去钩沉索隐,然后又深以为然,忍俊不禁。如写严州土话称在外当官或混饭吃的人为“僚”,“有僚怕无僚,无僚怕烂僚”;写做汤圆点心,割肉切菜做馅,拌粉揉团包圆子,咸的是腌菜豆腐肉汤圆,甜的是芝麻白糖馅圆子;写老底子农民建房,泥水师傅用墙司板摏实泥墙,配之以挖土、拌土、装泥、倒泥,一整套“非遗”手艺档案便跃然纸上。

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就像一面行走的镜子。1939年出生的章老,自称“寿登耄耋及党龄进入不惑之年,却实现了‘建党一百年,奉献三部曲’的夙愿”。首发式上,我和章老面对面交流了许久,他坚持让我“找找茬”,给他“红红脸”。面对章老的不耻下问,我很惭愧。作为晚辈,捧读《城头人家》,常使我掩卷覃思,抚掌击节。历时四年笔耕不辍,方有眼前这煌煌然的三部曲,巍巍然的113万字,且列入了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其中除了作者“会讲故事,善讲故事”的格局、见识、功夫、技巧之外,那种“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精神、激情、韧劲、毅力更值得在党旗下成长的年轻人资鉴。

章老的小说是鲜活的、灵性的、人间的,是建德人写在家乡广袤大地上“建功立德”的现代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