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8月03日
红心向党 半个多世纪的执著追求
□ 何永成 戴荣芳 市委老干部局供稿
阅读数:3302 本文字数:1831
王觉先,1930年3月出生于诸暨廊下村,父亲是小学教师,思想开明,虽然家境清苦,他也尽可能让几个儿女多读书。王觉先一直读到高小,这在当时来说,算是个文化人了。1946年初,17岁的王觉先经亲友介绍,到上海沪西被服厂做工,1948年底,原本红火的工厂突然就悄无声息地被搬空,她也因此而失业,只能回到诸暨老家。
在王觉先的老家诸暨,像她这个年龄,早该谈婚论嫁了,但她的父母并没有在这方面要求过女儿。王觉先与当年的老师,也是父亲的同事郭慎敏特别有共同语言。郭老师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人,王觉先从他那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党,很多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着理想奋斗不息。自1943年12月,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在诸暨黄家店成立,一直以来,与日本侵略者、伪军、国民党军队作坚决的斗争,部队从当初的几百人,发展到四千二百多人,部队中有很多积极向上、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轻人。王觉先决心加入部队跟共产党走。
为了减轻父母的担忧,父母的思想工作由父亲的故交、当地的名中医师杨春惠先生去做。后来才得知,杨先生的真实身份是金萧支队后方医院医师。王觉先的父亲对他非常信任,就同意了王觉先的参军要求。临行前他告诫女儿:“你去部队后要听共产党的话,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能贪生怕死,辱没家门。”
家庭这关过了,可对外不能声张,只能声称“再去上海打工”。在春节后一个寒冷的早晨,王觉先提着一个小包袱,带着父母的叮嘱,离开了家。按约定,她先到隔壁村的杨春惠先生家里,为避免碰到熟人,她在杨先生家的阁楼上待了一昼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部队来了两位扛着长枪的战士接应她,她怀着既憧憬又忐忑的心情,跟着他们,沿着山沟小路一直向西走,直到傍晚才走到总部驻地四管乡。
1949年初,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但盘踞在浙东的国民党军队也在作垂死挣扎。4月13日,敌203师纠合浙保王之辉部共计二千余人,分四路对金萧支队后勤基地展开围攻,企图来个一锅端。支队领导得知情报后,迅速组织撤离与反击,后方医院也进行有序撤离。江东县大队与敌人发生遭遇战,密集的枪声传来,大家都有些紧张。可是,当时只有19岁的王觉先勇敢地站出来,前后背过两位重伤员,与其他同志一起,跋山涉水转移,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随着渡江战役的结束,南京、杭州、南昌、上海相继解放。奉上级命令: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撤销建制,进行整编。在支队后方医院只待了五个来月的王觉先,被组织分配去建德县,配合新任县长陈相海的工作。她随陈县长来到设在建德的浙江第四军分区卫生院参加军训,不久就转入到地方政府工作。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工作调动相当频繁,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王觉先的工作生活才稍许稳定了些。在杭州制氧机工作时,她向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不久后,她被调到绍兴钢铁厂工作,1962年底来到横山钢铁合金厂工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但是,王觉先相信,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她还是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开始,王觉先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她入党的信念一直没有放弃。
离休后,时间更加宽裕,她找来《中国共产党章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共产党宣言》等,边学习边思考,行动上,尽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横钢离休干部支部那时有二十多人,每天邮递员送来的报刊学习资料有一大摞,王觉先主动承揽起整理分发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毫不动摇。支部书记步广禄主动找王觉先谈话:充分肯定了王觉先一直以来的思想觉悟和助人为乐、团结同志、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这样优秀的同志,理应吸收到党内来。王觉先心潮澎湃,组织上的关心,再次激起了她强烈的荣誉感。2012年初,她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组织上安排姜莲亭、马祖连两位同志作为她的入党介绍人,帮助王觉先同志一起进步。经组织严格考察,2014年7月,王觉先终于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半个多世纪的入党梦终于圆了,她的心情是如此激动!
加入党组织后,王觉先工作更加积极,认真协助支部书记做好组织工作。由于工作突出,表现优秀,2019年9月,上级党组织任命她为老干部局第二支部书记。王觉先针对离休干部支部党员年龄大的特点,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适宜的组织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她率先捐款10000元。在此之前,王觉先还曾向金萧支队纪念馆、兰溪柏社革命老区、五水共治办公室等多次捐款。
现已92岁高龄的王觉先,身体硬朗,工作热情不减当年,在老干部局第二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