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11日
节水抗旱稻 让山地变粮仓
阅读数:1480 本文字数:646
本报讯 为解决山改田缺水问题,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向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土地要粮食产量,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日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杭州种业集团的专家来我市推广节水抗旱稻“旱优73”,向山地要粮食,让山地变粮仓。
目前我市有山改田面积近2万亩,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意义重大。近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专家在杨村桥镇杨家水库家庭农场,专门对节水抗旱稻“旱优73”示范田降解膜试验进行了直播。据了解,降解膜对缺水的土地能起到保障和除草的作用,可以在山地大面积推广。同时,降解膜能在两三个月内自己降解完,减少环境污染。
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表明,节水抗旱稻能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90%以上,减排潜力巨大,可为水稻绿色生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据杭州种业集团利丰种子公司经理、高级农艺师葛常青介绍,节水抗旱稻是一个新品种,它具有普通水稻高产优质的特性,也具有节水抗旱的特性。2017年从上海基因中心引进,2020年在杭州市全面铺开示范推广。杭州市近两年新垦地、复垦地、山垅田缺水情况比较严重,10年来杭州市有近30万亩复垦地种不了传统的水稻,水源解决不了。节水抗旱稻可以完全解决水源的问题,它可以跟种小麦一样,只要在麦期、穗期两个关键时期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解决粮食生产问题,也是扩粮食面积、增粮食总量非常有效的途径。
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与普通水稻相比,可节省50%以上的灌溉水,在较轻的干旱条件下能保证产量稳定,在较重的干旱期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产量,避免了一般水稻遇旱就严重减产或绝收的情况,同时还能节肥30%以上。
(记者 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