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08日

完成土地改革运动

阅读数:1926   本文字数:1099

1951年7月4,安仁乡后山村颁发土地证全体农民合影纪念

 

1951年5月1,乾潭区乾潭乡庆祝“五一”劳动节暨发土地证大会

 

建德、寿昌县委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春,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7月,两县开展了土地清查和地籍整理工作,查清建德有田141745亩、地82575亩、山36899亩,寿昌有田139062.2亩。

在此基础上,建德县委确定杨村桥乡为土改试点乡,也是金华地委的土改试点乡;寿昌县委确定卜家蓬乡为土改试点乡。10—11月,两县县委遵照省委“小心谨慎,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通过宣传发动、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果实分配、总结评比,开展了试点乡土改工作,取得初步经验,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调查研究、训练干部、土改试点的基础上,两县县委对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动员和部署。11月,建德县委下达了《关于全县土地改革计划(草案)》,并召开首批土地改革地区干部会议,传达杨村桥乡土地改革试点经验;同时,从全县各部门抽调247人组成13个工作队进入各乡全面开展土改工作。11月中旬,寿昌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介绍点上经验,部署全县开展土地改革工作;按照县委以点带面的土改工作方法,大同区确定在劳村乡,航头区确定在航头乡,城关区确定在淤堨乡开展土改运动。

两县的土地改革运动按照“放手发动群众,大胆展开运动”的工作方针全面开展,具体做法与试点乡基本相同。建德县的土地改革,从1950年11月开始至1952年春完成,共没收土地74879亩,23127户农民分配到了土地,占全县总人口79.9%的贫农、雇农、佃农、中农拥有的土地,从土改前的47.9%上升到81.5%;占全县总人口6.9%的地主拥有的土地,从土改前的31.3%下降到5.6%。寿昌县从1950年12月全面开展土改,到1951年4月全部完成,共没收征收的土地53174.9亩,15570户农民分配到了土地,占全县总户数的65.9%,总人口的65.8%;贫农、雇农、佃农、中农拥有的土地从土改前的53.71%上升到82.42%;占全县总人口5.4%的地主,占有土地从土改前的27.5%下降到3.9%。两县在整个土地改革运动中,坚决执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地主”的阶级路线;在土地的分配上,本着“团结互让,有利生产”的精神,公平合理地分配,同时贯彻了“给出路”的政策,给地主一份同等的土地,促使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土改基本结束后,两县及时转入全面检查和重点复查工作,主要检查土改政策和阶级路线的落实情况,一边检查,一边就地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了部分乡村土地改革中的“夹生饭”现象,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内部团结,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后,各乡(镇)土地证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并召开了隆重的土改胜利庆祝大会。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对建德、寿昌两县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土地改革宣传队进驻乾潭区

 

来源:中共建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编纂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