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08日

隔空上演生死时速 成功止损63.1万元

阅读数:887   本文字数:1102

本报讯  日前,寿昌镇的方奶奶收到了来自“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冻结管收执行命令,信以为真的她险些把全部身家63.1万元都给了对方。幸好民警及时赶到,阻止了这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

5月29日,寿昌派出所接到反制预警指令称寿昌镇环城东路某户的方奶奶接到诈骗电话,民警翁孙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见面劝阻。民警在路上就开始联系方奶奶,但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凭着职业敏感,民警感觉受害人极有可能已经被诈骗分子洗脑,唯有赶紧出现在受害人面前阻止转账才能防止这场诈骗。

到了寿昌环城东路后,民警发现方奶奶并不住在这里,电话也依旧联系不上。民警愈发着急,一边和乡镇、社区干部联系上门,一边继续开展周边询问,在询问了多名小区人员后,民警终于找到了方奶奶。

民警见到方奶奶后询问得知,嫌疑人冒充公检法人员,告知她涉嫌开立中国招商银行的非法账户,现在账户内有200多万元的涉案金额,要强制执行账户冻结,同时对其所有资金进行清查,随后通过微信发送了一张伪造的检察院冻结管收执行命令。方奶奶信以为真,担心不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会坐牢,于是按照对方的指示一步步操作,向其提供了自己所有的银行卡和密码,并按照要求将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告知嫌疑人,随后嫌疑人还要求方奶奶删除相关银行短信。

民警发现方奶奶的房间内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桌子上到处是散乱的存折、银行卡,纸上写满各种密码、验证码,唯一的光源是正在与骗子进行视频通话的手机,民警立刻关闭了视频通话。而此时方奶奶的手机上正在操作将金额最多的一张银行卡里的钱转账给对方,卡内金额高达39万元,而且密码和验证码都已经告诉了对方。民警表明身份后,迅速对银行卡进行冻结止付操作,并立即赴各银行重新办理新卡,阻止该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止损金额63.1万元。

正当民警开展其他银行卡的紧急止付工作时,“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又打来了语音电话。民警拿起手机直接切换成视频聊天,向对方宣告:这场建德公安与“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隔空上演的63.1万元争夺战,你们失败了!得知诡计败露的“检察官”灰溜溜地挂断了电话。

据了解,这63.1万元是方奶奶的毕生积蓄,已经63岁的她身患癌症,过几天还要到杭州进行第六次化疗。老伴在她51岁时就去世了,留下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与她相依为命。这些钱一旦被骗去,失去的不仅仅是63.1万元钱,更是方奶奶母女俩今后生活的全部。

民警提醒,预防此类诈骗并不难,仔细看这张冻结管收执行命令,其实漏洞很多:首先,上海市没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其次,发文日期竟然出现“公元”二字;最后,落款既有检察长,又有审判长,显然也与实际不符。希望广大市民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拨打110咨询或求助,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

(记者  鲍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