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08日

端午登塔

古城旧事之四

□ 陈若珏

阅读数:1199   本文字数:904

 

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梅城人就有了端午节登南峰塔的习俗,还把原发生在杭州的《白蛇传》传说,莫名其妙地移植到南峰,说是为了向白蛇和青蛇表示敬意。于是端午节梅城人南峰塔登高凭吊的习俗就传承了下来。

我们小时候也不管什么习俗不习俗,反正有得玩就好。端午节这天,家家门口都插着艾草和菖蒲,小孩子胸前都挂着裹有樟脑丸的香囊,每个人脑门上都用雄黄酒画个大大的“王”字,听大人们说,雄黄可以驱毒镇邪、祛凶引福,这大概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这天饮了雄黄酒,才现出蛇身原形的。

有一年端午节,恰逢周日,我约了四五个同班的男女同学一起去登南峰塔,每个人的小书包里都塞满好吃的食品,除了粽子,还有“五黄”,因为在端午节,梅城人都作兴吃“五黄”,即咸鸭蛋、黄瓜、黄鱼、黄鳝和雄黄酒。

去南峰要到黄埔街码头去坐渡船,端午这天人特别多,小孩乘船不收钱。除了小孩子,还有许多手挽手的大哥哥大姐姐,每次船上人都站得满满的,当时没有机轮,要靠桨来摆渡,嘎叽,嘎叽……船体左右摇晃得厉害,有点吓人。

南峰不太高,但六月天太热,没爬几步就气喘吁吁,口干舌燥,还好山道边种满剥豆(蚕豆),随手偷几粒塞到嘴里,嫩嫩的,甜甜的,有一股草香味,解渴解乏。爬到山顶,见满山都是来登塔的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我们也已大汗淋漓,男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将湿透的上衣脱了,女同学们害羞地用双臂把胸护得紧紧的。我有点纳闷,天明同学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她们胸前都湿得透出二颗小豆豆了。“小流氓!滚一边去!”我说。

山上有座天宁报禅寺,门口立有二丈高的四大金刚像,面目狰狞。有拿宝剑的,有拿琵琶的,有拿宝伞的,有拿青蛇的。走进大殿,墙的三面都塑着十八罗汉,因寺多年失修,罗汉已缺臂断腿了,寺内也没了香火。“文革”时更是被东方红中学(原严中)的红卫兵彻底砸毁了。

游了寺庙,我们开始登塔,登塔的人摩肩接踵。塔七层,八面砖墙,塔内石阶盘旋而上,砖墙上到处留有“XX来此一游”的劣字,让人反感。最后登上顶层时,窗外清风袭来,浑身臭汗顷刻消散殆尽,极目远眺,三江口上帆舟点点,尽收眼底,北望乌龙山崇岭环翠,梅城隐约沉浮。

嗨!开吃!大家把带来的食品全都塞进肚里,然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