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15日
阴雨天气持续 当心情绪“小恶魔”
阅读数:1318 本文字数:733
本报讯 雨天是思念的天气,淅淅沥沥的春雨,莫名散发着些许伤感,不自觉地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或是散落在记忆里的零星碎片。烟雨时节,总是让人的心情难以明朗,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情境,让人对雨也有了特殊的情感。“伤春悲秋”“冬天还会莫名地低落”,天气会影响情绪是确有其事吗?
现实中就有“气象情绪效应”:天气或气候的好坏,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有研究表明,人们感受到心情愉悦的最适宜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超过34℃,人们除了感到酷热难耐,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的行为;当温度低于10℃以下,人们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当温度下降到4℃以下,还可能让人思维散漫、能力下降,损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全球气候变暖心理学家认为,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对人类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阴雨天气的灰度会使大脑细胞对事物处理反应减慢,阴雨天气也会影响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而这些物质的变化则与抑郁等有关,还有诸如洪水、热浪、风暴等事件,除了对土地、基础设施的直接破坏,还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焦虑、药物滥用甚至自杀的流行。
面对不良的天气及气候,市四医院专家建议,要尽量根据天气变化,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克服不良情绪的发生,日常可从这些方面做起:早睡早起、参加锻炼、改善营养、走亲访友、乐观心态、奋发工作、外出旅游、看看电影等等,相信天气只是自然的催生物,如有因天气诱发的负面情绪,可从自身做起,积极排解,必要时可到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询专业人员,从而获得专业帮助。
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我们能改变心情。但愿我们在晴天里幸福,在阴雨天里也能快乐。
(通讯员 贾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