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12日

吴门吾景

□ 叶 梓

阅读数:1190   本文字数:1495

这是一场展览的名字。

这名字,取得真好。吴门,姑苏之谓也,基本界定了展览的地域内容与主题;吾景者,我家里的景色,家常气息浓郁,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将两者连在一起,意思是说,就在吴门之地举办一场关于自己家景色的展览,有点像说家务事的感觉。

吴中博物馆,是2020年初夏新开的一家博物馆。它在运河边上的宝带桥畔破土而出,是吴中的风雅所在。而吴门吾景是吴中博物馆开馆以来的首场特展。开展之日,我恰在甘肃休假,不能第一时间去观览,实为2020年的一件憾事。我当时就在想,既然是吴中博物馆的第一场特展,一定会倾力而为——当然,以后的每一场特展,吴中博物馆都会倾心倾力。所以,当我在朔风下看鸣沙山、在漫天大雾里穿行于陇南的青山秀水时,心心念的还是这场展览。这几年,常回甘肃,错过了不少讲座和特展,想想,也挺遗憾的。

休假结束,回到苏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吴门吾景的每一幅画、每一幅字。不过,说实话,我直奔而去的倒不是文徵明《行草游天平山诗》,也不是沈周的《东庄图》,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张滔。之前,就在预告资讯中看到,此次将展出一幅他的《石湖图》。我正在写一本有关石湖的书,其中一篇文章专门谈到古画里的石湖,从沈周的《茶磨屿图》到《姑苏繁华图》,一路写来,而这幅《石湖图》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想一看究竟。果然,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张滔笔下的石湖,湖水平静,画面雅致,又不失萧瑟,似有一股清冷之气扑面而来。原来,此画倒牵出了一段风雅旧事。张滔的《石湖图》系《江左名胜图》之一。《江左名胜图》是一个见证友谊的册页。李颐将赴杭州担任新职,离开苏州前夕,吴门文人张滔、陆士仁、姚俊等书画家合绘江南名胜15景,其它众诗人赋诗唱和。无独有偶,这场特展中还有一幅杨补的《春雨石湖》。杨补是和陈洪绶同时期的明代画家,祖籍江西,但生于苏州,遂常常自称长洲布衣,其性孝谨,重然诺,明亡之后隐居于吴中邓尉山——这幅绢本设色的《春雨石湖》,大抵就是他隐居期间访游石湖的作品吧。

吴门吾景展出期间,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沈周的《东庄图》。几年前,写过一篇《沈周的两次杭州之行》的文章,对沈周的年谱、画作略作研究,彼时,就喜欢《东庄图》,先后买过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人民画报社的两个版本,翻来覆去地看。这一次,一睹真容,不亦快哉。我还抽空写了一篇《风雅的园墅东庄图赏读札记》,一万余字,蒙吴中博物馆厚爱,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分两期推出。

吴门吾景,共分“山水胜景”“城市山林”“吴中叠韵”三个单元。

“山水胜景”又分为附邑揽胜、吴景远波两大块,分别以吴中近郊和远郊山水为主题。明清时期的吴中,文人墨客蜂拥而至,风流雅尚,郁郁乎文,他们“以图纪游”,凭着一支妙笔将吴地山水城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定格为一幅幅瑰丽画卷。“城市山林”则是以《东庄图》为核心,王翚的长绘手卷《沧浪亭图》、汪鋆的《江浙纪游图》为辅,对明清园林进行了一次精彩展示。而“吴中叠韵”则以文正书院、支硎山、天平山三个景点为表现对象,结合乾隆六次南巡的时间轴线,展现了清代苏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整个特展是以南京博物院馆藏的明清“吴中山水胜景”主题书画为主要展品,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吴门画派及受其影响的其他派系(如虞山派、海上画派等)的文人画家们的精妙之作。

观毕,恰好有曹林娣教授有关网师园的一场讲座,就在博物馆的二楼,于是去听。观旧时山水,听今人讲座,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出得展厅,复去看他们精心布置的竹子。这一次,吴中博物馆真是用心又有心,在展厅的入口专门移载了一片小小竹林,跟展厅里的小小花窗、碎石小路形成了一种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的旧时感觉,让观者如入明清山水胜境。

这,也是一座博物馆诚挚的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