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美丽城镇新蝶变 秀美山水入画来

阅读数:1766

自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以来,我市高标准定位,抓好顶层设计,在浙江省率先全面完成15个镇街的美丽城镇“一镇一方案”编制工作;率先推出“一镇一策”激发创建新活力——因镇施策,根据梅城、寿昌、乾潭、大洋镇的不同特色,分县域副中心型、文旅型和农业型3种类型精准施策,量身定制“一镇一策”。

我市以梅城镇示范引领,全面启动15个镇街美丽城镇工作,探索“城镇群组团”共享发展新模式,走出美丽城镇建设新路径,将一处处风景串珠成链,翻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全域美丽的新篇章。

 

古城复兴

梅开二度展“红颜”

 

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江畔古城墙上半朵梅花形状的城垛是梅城人的骄傲。

黄海,这位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研究生的梅城人,在梅城美丽城镇建设如火如荼时,选择在家乡的老宅开启一份美丽事业——民宿。

“曾经我以为只有杭州城区才有我挥洒才干的机会,如今梅城也让我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黄海一样,正在梅城开启事业。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让年纪大的人感受到获得感,让年轻人在这里创业有希望。”梅城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这既是梅城镇的总目标,也是美丽城镇的最终落脚点。

立足县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梅城全面探索“六美共融”的“梅城路径”,着力打造美丽城镇浙江样板。

古城复兴,首先是“考古”。

“我们委托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等专业机构开展考古作业,对地面地下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记录和发掘,同时对考古发现的古城墙、西水门、迭代建筑太平桥等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复建古牌坊中尽可能多使用考古挖掘出的原石构件,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相关负责人说。

考古是基础,关键还要用“活着的文物讲好梅城故事”。

目前,梅城在南北双塔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基础上,对清邮局等历史建筑开展抢救性保护和修复,恢复南宋格局的街巷肌理,打造城门城墙、玉泉寺等地标性建筑等,还利用碑坊石刻、古宅旧居、城门城墙等文物地标制作文创产品,打造玉带河水上游船项目及邻水风情街区。同时,积极引入老字号、非遗类等文化商业体,将严州古城步行街打造成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城乡融合

“融”出发展新图景

 

“在城里头住得好好的,68岁的余保初和老伴不久前却决定‘挪挪窝’,从建德市区搬回老家寿昌镇。十几年前,夫妻俩费了好大劲才进了城,如今‘逆向’而动为哪般?余保初直言,当年离乡,是感到小城镇环境‘既不如村,更不如城’;如今返乡,是‘人到寿昌不想走’……”2019年11月17日,余保初与建德市美丽城镇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美丽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综合美丽河道、美丽街区、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等多种美丽载体,擦亮城镇生态底色。”寿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建立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和30分钟辖区生活圈,“让小镇居民感受到与城市生活一样丰富便利。”

长期以来,通航产业是寿昌镇的“招牌”,美丽城镇建设则为这个招牌“点金镀银”。

“美丽城镇的核心指标是产业,为此我们重点推进通航制造、通航服务、通航旅游,形成‘一程多站’‘海陆空一体化’旅游布局,增进航空小镇与周边千岛湖、大慈岩等景区的黏合度。”寿昌相关负责人介绍,寿昌成功引入浙江省通航产业总部、美国大棕熊飞机、华奕无人直升机等一批项目,并与周边乡镇合作招商,以本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随着环境美了、产业进一步升级提质,寿昌开始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我们聚焦夜间休闲旅游业态,大力构建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主的综合性服务业。”寿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中山路、西湖水街、“寿昌西湖”为核心区块,引进了一大批特色餐饮,并综合文化民俗、网红店铺、文化创意业态引进,成功打造“寿昌909”夜间经济品牌。仅“十一”期间就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1800万元。中山路步行街成功创建为杭州市高品质步行街、2020杭州浙西文旅消费示范点。

 

 

 

文旅融合

美丽幸福新生活

 

乾潭镇位于浙江西部,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段,是杭州“三江两岸”黄金生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以山水为优势,以文旅为特色,乾潭深耕文旅“幸福”产业多年。2014年启动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建设,2018年创成第二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全省唯一“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小镇”,2019年被授予浙江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美是“幸福”的基础。建设美丽城镇,乾潭意识到,要美就要“美”得彻底。按照“五美”“十个一”总要求,乾潭大力实施美丽整治、全面挖掘“山水运动”特色亮点,实现文旅产业从“连线”到“扩面”的提升。

“全镇33个文旅项目完成布点连线,空间上形成以富春江、胥溪水轴为主线的17条精品文旅线路,时间上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登山、冬过节’覆盖一年四季的旅游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拥江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乾潭与桐庐富春江镇、浦江县虞宅乡三地三镇文旅“美丽城镇”共创,实现产业共赢和品牌共建。

乾潭人眼里的幸福,和运动离不开。生态漂流、绿道骑行、山地速降、登山徒步、瀑布岩降、皮划艇……成为乾潭旅游关键词,当地连续3年举办全省自行车联赛、“之江杯”国际皮划艇大赛、乌龙山登山大赛,承办杭州亚组委绿水青山大联动——迎亚运倒计时二周年皮划艇接力赛。

不仅有运动“专业范儿”,乾潭也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运动城镇美好氛围。通过美丽城镇建设,不断完善文体中心、旅游码头、城市客厅、灯光球场等设施,丰富了15分钟步行文化体育运动圈内容,全民参与健身运动成为了一种“幸福”风尚。

“我们镇上每条街都有人管;不仅有镇村干部,还有民间街长,以及商铺业主全民参与。”镇村干部自豪地说,以“街长制2.0”长效治理升级版统筹垃圾分类、绿化管护、设施维护等机制,真正变“街长管街”为“全民治街”。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笔下的山水诗意,如今在乾潭依然延绵传承。

 

 

 

一村一品

“智慧农业”新路径

 

山林郁郁葱葱,镇街花草掩映,作为历史上浙西重要水运码头之一的大洋埠所在地,新时代的美丽城镇大洋正在焕发新姿。“谁能想象,几年前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有11个待摘帽的贫困村,如今却能够作为‘头雁’,示范引领全市美丽城镇数字化建设。”10月份举办的三季度杭州市美丽城镇及乡村小脑智慧平台建设现场会间隙,前往大洋参会的干部感慨连连。

大洋的蜕变背后,是当地以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对生态格局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重点的精准把握,对提振农业、扮靓农村、服务农民“三篇文章”的用心着墨。

“我们投资400余万元,重点优化提升沿江沿湖特色生态绿道,新建双童桥头至行台段农业产业绿道,配套标志标牌、二维码等设施。”大洋镇干部介绍说,在大洋绿道游玩的同时,还可以了解镇里“一村一品”的农业特色。

如位于大洋镇南面的鲁塘村,2019年,村集体将兰江边60亩土地打造成高质量枸杞精品园,共建“江南枸杞第一村”。

“借此机遇,村里以枸杞为基业,将莲塘、白马湖、唐氏古建筑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形成体验、休闲、观光、康养一体游。”大洋镇相关负责人说。大洋立足农业产业实际,打造麻车杨梅、建南枇杷、鲁塘枸杞、江东柑橘等农业产业,加快打造果蔬小镇,实现“一村一品”,带动村民增收。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成镇级农创客中心。疫情期间,大洋本地青年创客洪雯雅在10天时间里,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帮助橘农售出25万公斤柑橘,并让杨梅、白枇杷、樱桃、螃蟹等本地的名优特产走向全国。

数据会思考,城镇更智慧。

“大洋镇作为杭州地区首批乡村小脑建设试点,已初步形成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为统领的数十个落地场景,将平台逐渐运用到农业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构建乡镇生产治理惠民新格局。”大洋镇相关负责人说。此外,大洋镇将已投入使用的“乡村钉钉”应用平台一并纳入“乡村小脑”大系统,有效降低政府监管成本。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抓住建设“重要窗口”契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质量全面建成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品质、浙江特色的美丽城镇,由“一处美”走向“一片美”,再绘就出“全域美”的美好画卷。

 

 

 

(通讯员  金玲 熊艳 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