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14日

高山香榧喜丰收 富民产业有奔头

阅读数:1798   本文字数:1760

“彼美玉山果,桀为金盘实。”被苏东坡誉为“金盘实”的玉山果,其实就是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常见的香榧。香榧集果用、油用、药用、绿化、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效益。

建德境内榧树资源丰富,百年以上的野生榧树多达6000余株,是榧树生长的自然分布区。依托天然优势,近年来,我市以中央、省、杭州市各级产业项目建设为平台,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示范基地5000余亩,先后3次出台专门政策,提高对香榧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成立了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专门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指导、推广,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

 

 

基地引领示范  带动林农种植积极性

 

香榧与其它经济作物不一样,一般来说,一棵树每年有400—500元的收入,农民在自己山地种10亩、20亩香榧,树大起来,果子每年增多,是真正的“摇钱树”。杭州大库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我市较早成立的集香榧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新路子,“大库湾”已是浙江省著名香榧商标,也由此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香榧。

杭州大库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友来自台州,原本从事钢架大棚业务,2014年,经朋友介绍,他接手了大库湾公司,开始和香榧产业打交道。公司下属有上姜、唐家、大库三个香榧种植基地,共1500亩,都已经成林。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香榧一年比一年长得好,年产量也逐渐增加。

今年9月,香榧果实日渐成熟,陈小友忙着组织工人进行采摘。由于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给香榧采摘带来了不便。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采收和生产,9月15日,来自市林业局的专家——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郎学军一大早就往高山上赶,指导企业做好香榧采摘之后的后续处理。

“为了保障香榧果实的质量,我们要采用完熟采收,就是果子已经裂开了,我们才采。”郎学军一边仔细察看,一边嘱咐道。在看到有些青果没有及时脱壳,郎学军询问了原因,并告知工作人员在脱壳之后如何堆沤和后续处理,还不时用手去翻脱壳后堆在地上的果实,以感知湿度和温度,手把手传授经验。

“今年是香榧丰产期,基地的青果产量共有10万斤左右,10月18日左右,我们将组织工人进行炒制。”看到自己辛勤培育的香榧迎来丰产,陈小友笑逐颜开,发展香榧产业的信心也倍增。在大库湾公司的带动下,周边村民管理香榧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其中三都镇东方村王皮坞自然村于竹根家的300余株香榧树,去年的收入更是达到了23万元,香榧真正成了林农的“摇钱树”“开心果”。

 

 

 

 

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林农联动

 

虽然近几年建德香榧产业逐渐发展,但与老大哥诸暨相比,我市的香榧产业仍存在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较低、地方特色不明显等劣势。如何将香榧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林农实现增收致富?成为我市林业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今年香榧丰产,杭州大库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友在喜悦之后又有了新的担心:马上就要进入香榧的炒制环节,如何推出别具一格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不输于其它品牌,实现丰收之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了解了企业的担忧后,一方面,林业部门鼓励龙头企业打好品牌,品牌效应有利于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同时也在积极想办法,联合其他部门做一些政策性调整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路子上,市林业局提出了“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林农联动”新模式,即选调营林、产业、林技推广线上的党员干部组成一支“森林专家”服务队,向企业、林农大户提供国家政策、科学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大户注入资金、物力;当地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出售原有榧树所有权、林地经营权,在基地上帮助管理香榧等,带动林农致富增收。

在这一模式下,我市香榧产业发展迅速,如乾潭镇水碓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最初的200多亩扩展到800多亩,目前已是我市第二大香榧种植基地,从2012年投产至今,进入了产量稳定期,并吸引带动了100亩以上香榧大户数个。而以郎学军为首的这支“森林专家”服务队,冒着烈日酷暑跑山头、跑田头,全力指导推广产业技术的实施应用,在引领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在各方努力下,至2019年底,全市16个乡镇(街道)半数以上发展香榧产业,有香榧生产经营农户2800余户,企业27家,种植总面积达3.2万亩,连片100亩以上的基地占70%。建成团结、梓洲、东方、高青四个“香榧精品园”,成功打造大塘、寿峰、梓州、王皮坞四个市级“香榧特色村”,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

 

 

 

(记者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