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09月03日
殿后乡
一个消逝并被遗忘的地方
□ 邓永良
阅读数:1473 本文字数:787
在一个春暖花开阳光和煦的上午,我们几位好友一同去芝堰古村游玩。
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村道步入古村。古村风貌古旧,传统气息浓厚。这里就是原殿后乡的驻地。
穿过村庄,我们登上了芝堰水库坝顶。站在坝顶,举目眺望库内的层峦叠嶂,我的思绪也被拉得很远很远。
这个源有十多公里多长,源中曾有里王、源心、殿后徐、下慈坞、邓家、桥亭等十多个自然村,它们都属殿后乡管辖。据1984年版的《建德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全县(老建德县)改划为23个乡镇,殿后乡是其中之一,驻地为源心。到了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全县划分为三都、大洋、洋溪、乾潭四个区,梅城改为县直属镇。殿后乡属大洋区,驻地改迁到芝堰,全乡管辖芝堰、下王、前方、上王、里王、殿后徐、源心、下慈坞、邓家、桥亭、新岭、马目坞、西村、甘岭等十五个自然村,分划组成八个保(地方行政单位)。
1949年4月,芝堰、邓家解放后,殿后乡的所属村镇全划归寿昌县。1950年,芝堰、下王、前方、上王四村划归新叶乡,里王、源心、下慈坞、邓家、桥亭、新岭、马目坞、甘岭等村组建成邓家乡。建德县的殿后乡从此消逝了。
1958年,兰溪县为解决兰溪西部的女埠、永昌、游埠三区的农田灌溉用水,经省政府批准,将芝堰源里的里王、殿后徐、源心、下慈坞四个自然村划归兰溪县管辖,并在芝堰村北山势狭窄处建坝造芝堰水库,1958年动工。其时恰遇三年困难时期,工程被迫停工。到1978年国家经济好转后复工重建。
该拦水大坝为泥石堆夯成的重力坝,兰溪县组织了灌区(女埠、永昌、游埠三区及兰江镇)三区一镇的一千多名农民工,用锄镐挖土、肩挑独轮车运土,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耗时三年多,终于完成了这座大坝。
水库建成后,兰溪市政府为保护库中水源不受污染,将库内的里王、源心、下慈坞等村二百多户农民,分批分期搬迁到水库灌溉区的各个乡村分散安置落户。至此,源中的殿后乡被这一湖碧水淹没。随着时间的推移,殿后乡也渐渐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