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24日
五月初五是端午
□ 沈伟富
阅读数:9789 本文字数:1968
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原为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五,即初五。唐朝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宰相宋璟建议要避讳。按天干地支推算,五月是“午月”,宋璟就把“端五”改为“端午”了。
据考证,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相传,五月初五,是龙飞天的日子,《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古人在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包括忠臣、孝子等,非常崇敬和怀念,就在端午节植入了这些名人要素,最为典型的就是屈原。又因屈原传说是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的,所以这一传说就更加贴切了。除了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等。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是他的这一主张,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受谗言祸害,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成为《楚辞》中的名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心如刀割,于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捞救,还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水中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从此,划船(后演变为赛龙舟)、撒米团(后演变为裹粽子)就成了这一天的两大风俗。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770—前476),名员,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王所杀,他只身逃亡吴国,借吴国之力,报了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夫差听信谗言,陷害伍子胥。伍子胥死后,尸体被人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说从此而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东汉上虞人,父亲不幸落入江中,好几天不见尸体浮上来,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沿江寻找,日夜号哭。过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初五,也投江随父而去。因此,端午节就有了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了。
二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女儿节、粽子节、五黄节,等等。
龙舟节和粽子节就不必多说了。这里只说说艾节、菖蒲节、女儿节和五黄节。
古人认为,端午前后,大地阴邪足,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所以,民间有端午节时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来辟阴邪的习俗。所以,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菖蒲有石菖蒲和水菖蒲之分,端午节所挂的菖蒲是水菖蒲,因为水菖蒲叶大而长,可做成宝剑形,悬于门外,以辟邪毒。艾草也有好多种,端午节所挂的艾草也是一种叶大杆长的艾草,俗称端午艾。中医艾灸所用的艾就是端午艾。
明朝有个叫沈榜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宛署杂记》,书中写道:“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大致意思是说,端午节,一些心灵手巧的女子,会找一些漂亮的小布块,缝成一个个小袋子,里面装上艾叶、五毒等,挂在腰间,即可辟阴邪,又有装饰作用。所以,端午节前后,是女子们展示手艺的日子。另外,端午这一天,已经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三
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端午吃“五黄”的习俗。
民间有谚:“五月五,五黄三白过端午。”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及雄黄酒,也有用黄豆替代咸鸭蛋的。
五六月份的黄鳝,有“赛人参”之说,此时的黄鳝,肥嫩鲜美,营养丰富,这是黄鳝被列为“五黄”之首的原因;在沿海地区,端午前后是吃大小黄鱼最好的季节,黄鱼理当列入端午必食的“五黄”之一;黄瓜也是这个季节成熟的瓜类之一,因其有清热解毒、解渴生津之功效,也成为端午节的必食之物;江南水乡,盛产鸭蛋,鲜蛋一时吃不完,就腌成咸蛋,咸蛋黄十分美味,因有个“黄”字,故也列入“五黄”之一,端午吃咸蛋黄,寓意着健康平安;端午前后,湿气重,是蛇、蝎、蜈蚣等毒虫出没最多的季节。这些毒虫,最怕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白蛇传》中有个情节,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蛇身。不过雄黄酒有毒,不宜喝,人们以黄酒替代。
除了“五黄”,还有“三白”:茭白、白煮蛋、白切肉。另一种说法是:茭白、白煮蛋、白蒜头。特别是白蒜头,是清热解毒的佳品,这个时候也刚成熟,多食利健康。有些地方还加上白斩鸡、白豆腐,凑成“五白”,外加“一红”——苋菜。叫做“五黄五白加一红,吃粽挂艾祭神龙。”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端午是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特别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吃五黄、佩香囊等,是这一节日比较普遍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