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12日
捉萤火虫
——老游戏系列之十四
□ 杨吉元
阅读数:2999 本文字数:1427
“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像星闪闪真可爱。”这是一个谜语,打一昆虫,不难猜到,答案是萤火虫。据资料,萤是一种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亮出淡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中,夜晚飞出来,通称萤火虫。
在自然界,昆虫的家族相当庞大。于一般人而言,有无数的昆虫连名字也无从知晓。但是,蝉、蜻蜓和萤火虫等为数不多的几种昆虫却让古代文人骚客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作佳句。
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里有一篇《东山》诗,其中有诗句云:“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意思是地鳖虫在屋里爬行,蜘蛛在门前结网。田地被野兽践踏,成为野鹿的活动场所,萤火虫闪烁着在黑夜中流动。“熠耀宵行”普遍认为描述的就是夏天里的萤火虫。自此以后,描写萤火虫的诗作层出不穷。在众多吟咏萤火虫的诗作中,唐朝诗人杜牧的《秋夕》诗当首推第一。“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全诗将宫女复杂的内心情感融入烛光画屏的幽暗和天阶夜色的清凉之中,借萤火虫把人间的悲欢离合谱成了千古绝唱。
春天走了,夏季来临。在朦胧的月色中,我们在院子里乘凉,某一天会惊奇地发现,有无数的小星星悄悄地弥漫在夜空里,犹如一个个提着灯笼的小精灵,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我们周围穿行,点点荧光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这便是萤火虫,它给这黑暗、酷热的夜晚带来了几分神秘、热闹和浪漫……
萤火虫属于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它最喜欢在没有明显污染的温暖、潮湿、多水的杂草丛、沟壑边栖息,吃的是如蜗牛、钉螺等软体动物的肉。我们在夏夜里看见的闪闪流萤,那是雄性萤火虫发出信号在求偶。雌性萤火虫并不能飞,当它发现雄虫的光后,会立即爬上草丛,然后闪光回应,雄虫便循着雌虫所发出的光飞跃而来,与雌虫交配,从而繁衍子孙,延续生命。
如此神奇的秘密,我们自然不知道。在这样的夜晚,我们一帮小鬼头不约而同地去捉萤火虫。捉萤火虫实在无需准备什么,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草丛中、小树上,到处都有。我们循着莹莹的冷光,小跑着,跳跃着,一路追逐。如果萤火虫飞得很低,我们俯下身,冷不丁伸出手将其捉住;如果萤火虫飞得很高,我们则弹脚一跳,用手一拍,将其击落。有时用力大了,发现手上黏糊糊的,萤火虫已死于非命,于是懊恼地发出一声尖叫。小冬找来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抓到一只萤火虫,便旋开瓶盖,将其放入,玻璃瓶里的萤火虫不断地跳动着,发出微弱的光。我剪一段如筷子般长的麦秆,一头留节,一头留着口子,一旦捉住萤火虫,便一只一只地从小口处塞入,等中空的麦秆内塞满了萤火虫,便真正成为了一根发光的“荧光棒”。
课堂上,方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起过“囊萤”的故事,说的是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夜间读书,无钱买油点灯。夏日里,车胤便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用来借光读书。有一次,我曾经也试着用“荧光棒”对着课本去看书,但那光很弱很冷,根本看不清楚,于是作罢,反正那时早已有了电灯。后来看书多了,发现历史上还真有好事者去实证过“囊萤映雪”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清康熙皇帝在热河时,下令侍卫搜罗了数百只萤火虫置于袋中,却发现其光量不足,从而否决了“囊萤”这种读书之法。
“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天上小星星。”小小的萤火虫,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快乐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