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26日

古代的茶会

(品茶说茶之二十一)

□ 周新华

阅读数:7284   本文字数:1320

 

所谓茶会,简而言之,就是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事活动。考诸史籍,中国的茶会活动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期,东晋时任吴兴太守的陆纳就时常举办茶会,被茶史界誉为茶会的“开路者”。

古时又有茶宴、茗宴一说,是用茶叶和各种原料配合制成的茶菜举行的宴会,照理跟茶会还有点区别,但据考证,在茶会活动出现的初期,茶会又被广泛称为“茶宴”。所以说,古代文献记载中提到的“茶宴”“茗宴”其实就是茶会的前身。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孙皓时,每餐晏饷,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饮酒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或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东吴的后主孙皓自己喜欢喝酒,宴席时也要强逼手下喝酒,规定每次都要喝到七升,喝不下也要硬灌。唯独碰到这个韦曜,因为是他父亲的老师,多少得给点面子,所以就偷偷地拿茶水给他掉了包。这也是“以茶代酒”这个典故的由来。有人将这个事当作茶会活动的起源,实则不然,这里讲的其实还是酒宴,只不过韦曜不胜酒力,才以茶代之而已。

真正的茶会或曰茶宴,现在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发生在东晋时期。《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珍馐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这说的是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相当于现在的湖州市长),大将军谢安要去拜访他。陆纳平素待客,仅是茶水水果而已,他的侄子陆俶觉得叔父这样太过分了,家里来了大领导,怎可如此寒碜,于是自作主张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当着客人的面陆纳不好发作,等谢安一走,他立马叫人打了陆俶四十大板,并且训斥他说:“你既然不能光大你叔父我的事业,为何还要毁坏我清素的名声?”这又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陆纳杖侄”。后世经常拿这个事作为官员廉政的一个事例来宣扬,但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确流行一种以茶果设宴待客的习俗,这也可以算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茶会活动。

茶会活动是饮茶风气盛行的产物。茶会起源于东晋,说明从魏晋时期开始,茶荈已不仅仅是被当作养生服食的药物,而逐渐开始以一种饮料的身份为时人所接受、喜爱,饮茶之风在当时已逐渐兴起、普及。

唐代有一种宫廷清明宴,也可视为一种大型的茶会。唐时吴兴顾渚山侧虎头岩专设贡茶局,由州官监制贡茶顾渚紫笋。当时规定,贡茶院在清明节前必须将紫笋茶送到长安,不得延误。唐诗人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诗描写的正是这一情景:“风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当时的清明茶宴排扬盛大,热闹非凡,是君王以新到的顾渚紫笋贡茶宴请群臣的盛宴。其仪规大体是由朝廷礼官主持,既有仪卫以壮声威,又有乐舞以娱宾客。席间,香茶佐以粽子、百花糕等各式点心,还出示精美的鎏金宫廷茶具,君王希望通过盛大的茶宴来展示大唐威震四方、富甲天下的气象,同时显示自己精行俭德、泽被群臣的风范。唐人顾况的《茶赋》也描绘了这种宫廷茶宴的盛况:“罗玳宴,展瑶席,凝思藻,间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转,宫女濒,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