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13日

健康小知识(九)

阅读数:718   本文字数:610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奉献的是爱心,挽救的是生命,无偿献血是获得安全血液供应的重要渠道,也是利国、利己、利家的高尚行为。成年人平均有4000—5000毫升血液,其中20%左右的血液处于贮存备用状态,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是安全无害的,而且还可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对预防高黏度血症、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作用。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者及家属享有免费或者优先用血的权利。

 

典型误区

一、血是人体精华,献血会使人“伤元气”。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依然对献血存有顾虑。其实不然,人体的血液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储存的血液会马上补充上来,不但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研究发现,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还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

二、献血容易贫血。

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相反,经常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造血功能。而贫血是种疾病,在献血查体时贫血的人会被筛出来,不能参加献血。

三、献血会被传染疾病。

有一些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但正规采血是安全的。血站所用的注射器和采血袋是经过严格灭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用后即销毁,不会得传染疾病。我国推行无偿献血,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