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1月02日

全域旅游富民美乡 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阅读数:2183   本文字数:1377

本报讯  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3880元增长到2017年的35400元,在“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下,十多年来长兴县水口乡村民的收入增长了近十倍。近年来,长兴的乡村旅游业迅速崛起,逐步形成了长兴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水口乡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有着千年的茶文化底蕴。一进入水口乡,各类“农庄”“饭庄”的招牌比比皆是。来到水口乡顾渚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苍翠的竹海随风起伏荡漾,一幢幢中式风格的小洋楼鳞次栉比,许多游客或围坐在霸王湖畔闲谈赏景,或三五成群在村中散步。“这些游客大部分来自上海,只要凑够10人,我们的车队直接上门接送。”水口乡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冯乐萍介绍说。吃住在水口,游玩在周边,价廉物美的土特产、宁静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上海的郭女士已经是第四次来水口了,她收集了一些农家乐的名片,下次想来了,一个电话就有专车接送。

水口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十多年来,逐步探索出一条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乡村度假”并向“乡村生活”转型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形成了完备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水口乡摒弃了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而是以协会自治的形式,组建了农家乐车队,实现了长兴独有的“家门口接送”一站式服务。据统计,2017年水口乡接待游客近315万人次、同比增长5%,仅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即实现旅游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6.2%,农家乐户均收入增加30%。

近年来,水口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景区建设,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当地以悬臼岕自然村为试点,以治脏、治乱、治堵、治房、治水“五治”为重点,通过“拆除一批、提升一批、建设一批、整改一批”的方法,实施了核心景区整治提升工作,打造高质量的全域景区环境。违建被拆除,农家乐按照一户一策进行改造提升,车道被拓宽,人车分流让交通更有序……山水亭台与农家小屋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迷人的乡村风景。

在整治提升过程中,群众感受到整治提升带来的效益,从原来“向山向水要资源”变为“爱山护水保环境”。如今的水口,乡村旅游体系日趋成熟,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逐渐拓宽,逐步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长兴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整合乡村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区域水改工程、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项目资源,加快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长兴县旅委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卢有梅说,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又推进了农村休闲场所、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直接带动了农民素质的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

除了环境的提升,长兴县还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引导全县农家乐合理布局,提前介入指导,实行标准化引导;开展农家乐年审复核和整治活动,实施动态化管理,保证农家乐的规范发展和经营品质。

与长兴县水口乡相比,我市不少乡镇(街道)同样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历史人文底蕴,水口乡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当前,杭黄高铁的通车,给我市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利好,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开拓旅游市场的新蓝海,有待各部门共同的努力。

(记者  纪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