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21日
“潜龙之地”
□ 朱睦卿
阅读数:8917 本文字数:2587
宋代是严州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尤其是南宋,严州从一个偏远州军一跃而为“畿辅之地”,在全国的地位迅速上升。两宋时期的严(睦)州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前后有三代皇帝(太宗、高宗、度宗)在登基之前都担任过严(睦)州的地方官,虽然只是“遥领”,并没有到任履职亲民,但是作为皇帝的“潜邸”,被地方志称之为“诸帝潜龙之地”(民国《建德县志·卷二·疆域志》),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龙飞凤舞,萃于钱塘;严陵接境,云山苍苍。吴根越角,郡实相当;一方形胜,宏伟非常。”(明万历《严州府志·卷一·方舆志·形胜》)。严州,尤其是府城梅城,山川雄伟,来龙去脉,十分分明:乌龙山高踞城北,逶迤连绵,宛如游龙;三江交汇于城南,气韵贯通,是为龙脉。无论是官方志书的记载,还是民间的口耳传说,都认为严州有“王气”,这是否是朝廷要封皇子(其中赵光义虽然是皇弟,但有“金匮之盟”为幌子,要宋太祖赵匡胤百年之后必须传位弟弟,所以其身份也相当于皇子)于此的风水学上的依据,不得而知,但是要出真龙天子的故事在严州民间久传不息却是不争的事实。
“潜龙”原为《易经》第一卦乾卦第一爻“初九”的象辞。乾卦为天、为阳、为龙,用以代表人事则为君、为父。因此,“潜龙”是指潜伏隐藏着的龙。龙为君象,潜龙就是尚未登基的皇帝。宋代严州的三位“潜龙”分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宋高宗赵构和宋度宗赵禥。
北宋开国之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21岁的赵光义(939-997)以殿前都虞候的资格封为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行睦州刺史、睦州军防御使兼御史大夫。十六年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37岁的赵光义继位称帝,是为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在位二十二年。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十二月,14岁的九皇子赵构(1107-1187)被认为具有“嶷嶷之奇姿,煌煌之华芾。聪达蕴自然之质,艺文成不及之能”(淳熙《严州图经》卷前诏制《太上皇帝初授节度使制》),特授太保,遂安、庆源等军节度使,进封康王。遂安军就是睦州。这一年四月,方腊起义失败被俘;五月,改睦州为严州。六年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20岁的赵构被群臣拥戴为帝,庙号高宗,建元建炎,在位三十六年,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禅位给继子赵昚,是为孝宗。
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十一月,17岁的皇子赵禥(1240-1274)特授镇南遂安军节度使。三年后(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立为太子,八年后(1265)登基,庙号度宗,年号咸淳,在位十四年。度宗登基这一年,下旨将他遥领职务过的严州升格为建德府,同时升格的还有温、宜、忠等四府。中书门下省在下发的《升建德府省札》中这样说明改名的依据:“严州本州有建德县,今欲拟升建德府。”(《景定严州续志·卷一·州郡一·节镇》)
从这三位皇帝担任过的地方职务来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担任过州军节度使的职务。宋代实行州、县制,而州一级又有府、州、军、监等不同的称谓和职能。府为体制较尊的州,又有京府和次府之分,首都、陪都皆为京府,全国只有四处京府,即首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宋首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则称行在,以示皇帝出行在外,临时驻跸之意。其他皆为次府。
军本为唐代的军事建制单位,长官称“军使”。五代后期军驻地由军政区域转为地方行政单位时,其长官仍沿用军使之名,后来被宋朝所沿袭,但已经演变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不过,只在驻重兵的地方才设军。
节度使的称号也源自唐代,可以总辖一州或数州的军政财经大权,往往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方割据势力。宋太祖鉴于这一历史教训,对各地节度使采用赏钱夺权的办法,“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武将的武力威胁。地方州县官由朝廷直接委派,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节度使的财权,这样下来,节度使就只剩下一个虚名了。朝廷用节度使的名衔作为宗室亲王、勋臣宰执的加衔,如果是武将,则为最高的荣誉了,如抗金名将岳飞就曾经领过三镇节度使的官衔,这已经是武将的超级官衔了。
拜节度使者,必冠以节度州军额名,称“某某军节度使”。有兼节度使、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权比宰相,被称为“使相”,贵宠无比,尤为荣耀。
府率以州升,多缘皇帝未即位时所封任官之故,如宋太祖以归德军节度使代周,于是于景德二年(1006)升归德军所在之地宋州为应天府;宋度宗以忠王继位,咸淳元年(1265)升忠州(今四川忠县)为咸淳府,以度宗曾经遥领过遂安军节度使,升遂安军所在地严州为建德府。
军的首长为知军,一般由中央派员,全称为“权知军州事”(即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务的意思),在地方职务的前面还要加上京官的头衔,如陆游任职严州时就自称“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表示自己是代替皇上暂时来管理一下的。
宋朝严州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州、府、军、监四个州一级的称谓全都有:原称睦州,后改严州,又升建德府,再改严州府,直至清末为止;军称遂安军(陆游自称“权知严州军州事”是否省略了“遂安军”的“遂安”两字,不得而知,不敢妄断);监则为神泉监,是一处铸钱的机构,始创于北宋哲宗熙宁七年(1074),直到南宋时期还在使用。
在保存至今的两部宋代严州方志——淳熙《严州图经》和景定《严州续志》中,保留了有关这三代皇帝的九道诏敇圣旨,是严州能够称为“潜龙之地”的重要依据。景定《严州续志·卷一·州郡·节镇》一节对此有一段简要的评述:“严州在国初仍唐旧,为睦州,隶吴越。建隆元年太宗皇帝以皇弟领防御使。宣和三年十二月,高宗皇帝以皇子领遂安、庆源军节度使;翠华驻跸钱唐,郡为畿辅,地望日隆。宝祐五年十一月,诏以皇子忠王特授镇南遂安军节度使;景定元年六月,御笔立为皇太子,而此邦节镇,至是愈重云。”
按两宋立国319年,而太宗、高宗、度宗在位的时间加起来长达72年,也就是说,这三位从严州“走出去”的皇帝,执政的时间要占去整个宋朝的1/4左右,严州对于国家的“贡献”可见一斑。
往事越千年。封建王朝的时代早已过去,严州作为行政建制已经废止了一百多年(1912年撤销严州军政分府,严州之名废),“潜龙之地”也走进了历史。然而剥去帝王文化的色彩,梅城这座以乌龙为镇山的严州府城,她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潜能、生态环境的潜能,却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得到世人的青睐,成为新时代的“潜龙之地”。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正在深入发掘她蕴含着的丰富潜能,梅城这一新时代的“潜龙”必将乘着改革开放的风云重新飞上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