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31日

建德好人榜(八月)

阅读数:1783   本文字数:1554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大力弘扬最美风尚,本月起,我市正式启动“建德好人”评选活动,通过“发现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弘扬“建功立德”地域人文精神,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经过广大市民和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推荐,相关部门评审,现将8月份4位正式候选人在《今日建德》,“建德发布”“文明建德”公众号等媒体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此期间,如对候选人有疑义,请及时向评选领导小组据实反映,联系电话:0571-64727115。

 

 

1. 胡中华(助人为乐类)

胡中华,沧滩社区退休职工。他亲身经历了新安江街道老居委会向社区的过渡与变迁,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社区,甘于奉献。

2002年,胡中华任下沧社区班子成员,在没有工具又缺少资金情况下,老胡自己出钱买了一把翻斗车,组织党员、居民组长、保洁员义务劳动,改变社区卫生状况。当年城镇刚刚实行交纳保洁费,有些居民不理解,老胡一遍遍耐心解释。对于那些确实是经济困难的群众,他总是默默替他们将保洁费交掉。他还热心关怀独居老人,当年保健居委会片有一位叫何和福的老人,一人独居,体弱多病,他总是带领党员去看望她,给她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直至老人去世。

老胡热心公益,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社区爱心时间银行捐献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2. 叶永芳(孝老爱亲类)

叶永芳,梅城镇望山村姜坞自然村村民。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媳妇,但这个淳朴的农家妇女十几年如一日孝敬婆婆、关爱丈夫、教育孩子,在村民中传为佳话。

叶永芳的婆婆身体不好,身体落下残疾,长年躺在病床上,叶永芳耐心服侍婆婆,一日三餐送到婆婆床前;她的丈夫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他营养跟得上,叶永芳每天为丈夫做可口的饭菜。为防止瘫痪的丈夫肌肉萎缩,她每天坚持为他按摩。冬天天气好的时候,总能看到她推着丈夫到院子里晒太阳。在精神上,她一有时间就陪丈夫聊天,安慰他。除了照顾丈夫和婆婆,叶永芳还要兼顾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她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孩子,教导儿子做一个孝顺、善良、真诚、懂事的人。

她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啥事,她都会主动去帮忙,常年如一。村民只要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

 

 

3. 徐刚(敬业奉献类)

徐刚,大同镇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作为第一批在基层卫生院的副主任医师,徐刚的同学都在省、市级医院大展拳脚,他却放弃到上级医院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30多年,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

徐刚诊治的病人数以万计,成为大同镇中心卫生院的“知名医生”。徐刚在担任院长期间,正值基层卫生院转型期,他为医院的发展殚精竭虑,带领全院职工落实各项医疗改革措施,使大同镇中心卫生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在担任住院医生期间,经常整夜守在患者床前,观察病情、查阅资料,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有些患者晚上去他家寻求帮助,无论多晚,他都不遗余力地帮他们诊治。

徐刚在卸任院长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门诊服务中,每天病人络绎不绝,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真心为患者服务,为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4. 邹雪明(敬业奉献类)

邹雪明,国网建德市供电公司员工。在家里,他是孝老爱亲的好儿子;在单位,他19年如一日,全心全意服务着35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

他坚持以“关心、贴心、暖心、爱心、责任心”作为服务老同志的标准,19年来,做到老同志生病住院必访、老同志离世其家属必访、家庭发生特困必访、老干部重大节日必访、领导新到任必访。近年来随着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不断增长,平均每年他上门慰问及去医院探病150人次,组织追悼会7次,不厌其烦地帮助老人解决各种困难,真心真意地爱护每一位老同志。

19年来,他几乎没有休过年休假,他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单位的离退休老同志身上,从担任单位离退休部门负责人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有把自己当成管理者,而是决心要当这三百多名老同志的贴心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