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31日

华山游想

□ 朱懿娟

阅读数:1655   本文字数:1218

那天在华山脚下吃了午饭后,便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华山之旅。

十五年前曾来过华山。记得当时是从北峰出发,翻山越岭,匆匆而过,最后因时间原因,连西峰都没到。华山,仿佛美人脸上的那颗朱砂痣,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时光荏苒,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乘“太华索道”缆车上山,先登西峰。

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一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另外还有“斧劈石”“月牙铁斧石”等。相传西峰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小时候,看沉香救母,很是羡慕沉香神通广大,无所不能。长大后感慨沉香一身孤勇,一往无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孝心。而现在看这个故事,又有了另一番感慨。比如爱情,应忠于内心还是屈于外界?生活中,是随波逐流还是勇敢追求自我?

下了西峰,重过屈岭,回头来路,左边是从金锁关上来的路,一直往前就是南峰。西峰和南峰之间隔着一条不深的山壑,所以跨越西、南两峰并不是很费力。走到一半,原本就阴霾的天空下起了大雨,华山被风雨完全吞没。等雨势稍小,继续出发。

山上有一丛丛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的小黄花,但不知道是什么花,用手机识图软件一查,原来是连翘花,甚为诧异。因为连翘花是早春灌木花,当时己是5月底仲夏时节,华山上竟还有连翘花盛开。

华山的南峰海拔有二千多米,号称华山极顶,一路上来感觉好累,但登上极顶,那种青天在握,星斗可摘的感觉甚是惬意。举目环视,群山起伏,云雾缭绕。

下了南峰,前往东峰,经过“避诏崖”,其中有一条路是去南天门的,此路的尽头就是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的“长空栈道”。由于“长空栈道”筑在光溜溜的绝壁之上,贴崖悬空,勇者如履长空,心旷神怡,怯者胆战心惊,屏气挪步。

中峰是去往其他几峰的必经之路,景色非常壮观美丽。峰顶有个玉女宫,还有棵无根树,金庸小说“华山论剑”石碑也立在这里。

从中峰到北峰须经苍龙岭下山。苍龙岭有530个石阶,虽然下山貌似比上山轻松,但由于石阶较陡,近乎垂直,两边都有铁索,你必须手脚并用,一步步后退着下山。正当我退着下山之时,一阵悠扬的陕北小调响起。不远处,一位挑着沉重担子的挑山夫,正悠悠然地往上走。待到近处一看,那是一位六旬左右的老者,虽满头大汗,但却满脸笑容。“这头是山,那头是山/一条瘦骨/摇晃着家的悲欢。”这位老者脸上的笑容让我感觉不出山高负重的艰辛,但那种“以坚定的步伐,用拐杖丈量生活的高低……”的境界还是挺震憾人心的。我们赶紧侧身让路,向老者投以敬佩的目光。

北峰是登临其他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别峰,但山势非常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修长细窄的山径通向西南,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峰是本次登华山的最后一个峰。我在峰顶上冒着细雨为家人系红丝带祈福。是家人,在我最困难时陪我度过,在我最失落时给予信任和鼓励;是家人,让我明白,什么样的路适合自己。

岁月匆匆,山还是那个山,而我生命中的许多事,早已物是人非。当又一次来到华山,发现她原来也曾是我生命中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