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6月07日
茄 子
——乡村记忆之八十三
阅读数:5699 本文字数:1836
□ 杨吉元
夏日来临,餐桌上菜蔬的花样突然丰富了起来,腌菜、梅干菜早已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洋芋、苋菜和茄子之类的新鲜蔬菜。
春天刚过,茄子花次第开放,花呈紫白色,繁花过后,便有小小的茄子渐次生出。枝叶掩映之下,原先如蚯蚓一样的茄子便如小孩玉臂般肥硕起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茄子作过如下介绍:“自夏至秋,开紫花,五瓣相连,五棱如缕,黄蕊绿蒂,蒂包其茄。茄中有瓤,瓤中有子,子如脂麻。其茄有团如栝蒌者,长四五寸者。有青茄、紫茄、白茄。”
茄子有圆形、梨形和长条形等,颜色也有白色、紫色或淡绿色之分。我们老家以长条形紫色茄子为多,至于白色茄子,我一直未曾见过。
我国先秦之前并无茄子,文学家王褒在《僮约》中有“种瓜作瓠,别茄披葱”的句子,这是诗文里最早提到“茄”字的。学问家扬雄在描述家乡物产的《蜀都赋》中也提到过“茄”。王褒和扬雄均为西汉蜀地人,可以猜想,大约在那时,茄子已经丝绸之路被引到了中国,且已是当时四川比较常见的菜蔬之一。扬雄还认为,茄子的“茄”原写作“伽”,乃梵文的译音字,说明茄子来自印度,是一种舶来品。
我们老家称茄子为“落苏”(也有作“六蔬”),据说在江浙一带多以此称之。
“落苏”一词颇显文雅。北宋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一书中对“落苏”作了解释:“钱镠(五代时吴越国创建者)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意思是,钱镠王有一个爱子腿脚不便,是一个“瘸子”,当听到有人叫“茄子”时,他便十分反感。钱镠偶然发觉儿子帽上的两条流苏很像挂落下来的茄子,为解儿子心头之结,于是下令将“茄子”改叫“落苏”。
这自然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南宋诗人陆游便曾表示怀疑。他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有人认为,落苏之名源自其味。《本草纲目》:“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五代贻子录》作者不详,但李时珍基本认可因茄子味道似酥酪故称落苏。其实,这个说法依据似也不足,姑妄信之。
宋代之后,茄子在我国已被广泛种植,描绘茄子的诗歌已有不少。如宋人郑清之《咏茄》诗:“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写的应该是圆茄,说茄子外皮青紫如家臣,脑袋光圆如和尚,十分形象有趣。清代谢塘则说:“落苏本是江南语,辨味惟推北产佳。”大概作者是北方人,自然说南方茄子不如北方了。
茄子是一种大众菜蔬,几乎适合所有的烹饪方式,可以烧、炒、炖、煎、蒸、拌、炝、炸、烤,也可以腌渍、炸酱、干制,或者做汤,有吃不完的花样。
清代随园老人袁枚是一个大才子,既是文人,又是美食家,他在《随园食单》中介绍过几种茄子的吃法:一是将整个茄子削皮,滚水泡去苦汁,猪油炙之。二是切茄作小块,不去皮,入油灼微黄,加油爆炒。三是蒸烂划开,用麻油、米醋拌,或煨干作脯,置于盘中。
一代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曾详细地描叙过一道茄子做成的菜肴,叫“茄鲞”。书里说刘姥姥去大观园,吃了这茄鲞,不知为何物,凤姐告诉她说这是茄子,刘姥姥不信,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凤姐于是解释了这茄鲞菜的做法:“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削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惊叹不已,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所谓“茄鲞”,其实就是干茄子丝,用十来只鸡配它,并非在茄子里加入鸡肉,而是用鸡来熬制老汤,再用老汤反复浸泡茄子,使之入味。不过,其做法确是繁复,令人咋舌,这也许是世间最奢华最富贵的茄子了,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茄子的这些做法是古代文人或豪族的奢侈享受,我小时候在乡间,温饱尚存问题,如此这般的茄子自是无福消受,依稀只记得母亲曾经给我烧过清炒茄子、酱爆茄子、蒸落苏瘪和红烧茄糊几种。
提起红烧茄糊,至今还是我的最爱。洗净茄子,去蒂,蒸熟。将茄子对半分开,中间调上适量细盐,再下锅煸炒,不时用锅铲压扁,使之呈糊状。然后加入蒜泥、葱花、青椒,倒入黄酒、酱油和少许开水,焖烧数分钟即可出锅。这时的茄子已经完全入味,虽有外皮,但软而糯,别具风味。这种烧法又叫“烂污”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