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13日

扁担·扁楤·搭柱

——乡村记忆之六十五

阅读数:11326   本文字数:1674

□ 杨吉元

 

 

扁担在农具一族里,可谓是最为常见、最为普通之物了。

扁担,长约一人许,中间呈扁平椭圆形鱼肚状,两头稍细,末端用竹签做成两三个钉,起固定作用。俗话说:“扁担没钉两头打滑。”说的就是这两个钉的作用,并以此引申出其他生活哲理。

老家的扁担大都用杉木做成,其木虽然硬度较差,但柔韧度尚可。取材时,以纹理顺直、少节无疤者为佳,否则制成的扁担容易开裂。也有选用杂木的,如黄檀、刺柏等。此类木材结构细密,质地较硬,富于弹性,且不易开裂变形,只是手感较重,适合力气大的人用。

扁担利用率极高,因负力过大,扁担的中部往往会出现表皮“剥翘”现象。于是,主人会在扁担损伤处用薄薄的铜片包扎起来,再在铜片周边钉上密密的细铜钉,便可继续使用。

扁担以木制为多,也有用毛竹做的。把一段毛竹对半剖开,两头削成鱼尾状,用麻绳紧紧扎绕而成;还有的是用火烘烤后,将两端弯曲成手指半握状。竹制扁担承重力相对较差,一般供妇女或儿童使用。

还有一种用于挑水的扁担,扁担两端分别固定着挂水桶的铁钩。铁钩为三节,上两节是铁环,铁环下才是铁钩。也有比较简单的,用棕绳代替铁环。

用扁担挑物,一是讲块头大、力气好;二是讲节奏控制、平衡技巧。记得在许家读高中时,学校分配任务挑砖头,那时我个子小,加上路途远、道路不平,平时挑担也不多,十几块砖头挑起来并不轻松。挑不了几趟,肩膀生疼,两只畚箕前后晃悠,狼狈不堪。我看那些会挑担的同学,扁担压在肩膀上很是自然,开步之后,随着脚步,扁担上下微弹。有的同学边走边换肩膀,只将扁担在后脖颈稍稍一转;有的同学甚至双手放开扁担,嘴里哼着小曲,看去悠闲轻松,让人羡煞。

扁担貌似简单,其用途却甚为广泛。在乡村,家家户户都备有数根扁担,与之相配套的是畚箕、箩筐和粪桶之类。挑粪挑肥,挑稻挑麦,挑砖挑瓦,挑芋挑苞芦,甚至抬石头抬石板,用绳索或箩勒(有的地方叫“箩箍”)固定,套上扁担便可。还有如冬至上坟用扁担挑祭品,女儿出嫁用扁担挑嫁妆,鸡毛换糖挑货郎担,专门的挑夫更离不开扁担。有时家里突然跑进一只陌生的黄狗,主人便会操起一根扁担,高高举起,吓得黄狗落荒而逃。农闲时,几个年轻人扎堆闲聊,有时会用扁担用道具,玩扭扁担的游戏。

与扁担属于同一类的农具还有两种,我们老家叫扁楤和扦楤,有的地方叫柴楤。楤,读作cōng,其字已不多用。《广韵》:“楤,尖头担也。”意思是尖头扁担,用以挑柴草捆。

扁楤呈扁方形,长度大约是扁担的两倍,两端没有竹钉;扦楤比扁担长而粗,中间呈圆形,两端削成尖状。扁担主要用作挑箩筐、畚箕,扁楤和扦楤专供挑质量较轻而体型较大的柴草和稻草。

秋冬季节,柴草斫倒在地,稻草在田里也已晾干,这时需要将柴草或稻草挑回家。先将捆柴用的绳索横置于地,然后将柴草或稻草一把一把地放在绳索之上,待到一定数量后,绳索将柴草或稻草拦腰紧紧捆住。两捆完毕后,再用扁楤或扦楤从中间用力一插,一头一捆草,挑着回家。

用扁楤或扦楤挑担,有两点颇难。一是捆草,因为稻草或柴草粗细不均,倘若没有平衡好,捆扎后常常会松松垮垮,甚至半路散架,我们叫“拉肚子”;二是因为体型较大,加之田塍狭窄或山路弯曲,挑在肩上,视线不好,行走颇不方便,路上撞了人或自己跌到沟渠里去,是常有的事。

与扁担颇有关系的还有一样农具,叫搭柱。

搭柱,木制,高与肩齐,一端圆形,另一端大多为扁平方形,一般在长途外出挑担时用,用得最多的自然是挑夫。

挑担时,一般左肩右肩轮着挑,还有就是用后颈骨横着挑。在另一只肩膀上放一搭柱,将搭柱一端置于扁担之下并微微撬起,一担两肩挑,这样便将压力分散到了另一只肩上,起着省力的作用。

搭柱可用作拐杖,这往往是在山路上挑着重担的时候。肩挑重担,一手扶着扁担,一手用搭柱着地,缓慢上山。既能稳定身体,又能适当助力,挑担爬山也会轻松不少。

搭柱还便于挑担时休息。挑担一段时间后,累了,总得休息片刻。因为山路崎岖不平,倘若放下担子,两只箩筐往往无处安放,弄不好还会倾倒甚至滚下山去。这时,搭柱着地,将扁担移离肩膀到搭柱之上,挑夫手扶搭柱,保持平衡即可;甚至将担子靠在石壁边或大树旁,人则可以离开担子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