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1月17日

松 口

□ 沈伟富 文/摄

阅读数:1352   本文字数:1734

松口

 

现在的松口村,是由原来的郑家垄、和塘、松口三个村合并而成的。

顾名思义,郑家垄是郑姓人聚居的地方。垄是建德人对小山弯的称呼。其实,早在郑姓人迁来之前,这里是蔡姓人的居住地,地名也不叫郑家垄,叫蔡家垄。蔡姓是从洋尾埠分迁而来的,他们的迁居时间已不可考。到了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几次攻打严州城,都有大量的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蔡家人不是被杀,就是外逃。太平军在村里到处搜刮,稍有反抗,就会被打,甚至被杀。据说有一次,太平军在村里到处骚扰,村里的十八个后生组织起来,拼死抵抗。可是,锄头、扁担哪里抵得住太平军的长枪长矛。最后,这十八个后生全被绑赴富春江边杀头,村里的男丁被杀光,只有一个还不到五岁的男孩被他的嫂子背着逃了出去,等到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才重新回到村里。现在村里的少量蔡姓,据说就是这个男孩的后裔。

太平军被平定之后不久,有一支郑姓人迁到了这里,他们耕种着蔡姓人留下的大量田地,人口繁衍很快,最后成为村里的大姓,蔡家垄也被改为郑家垄。不过,现在郑家垄除了郑姓外,还有很多别的姓,特别是在垄的深处,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里垄。所以,现在的郑家垄其实是个杂姓聚居的村落。

和塘与郑家垄比邻,与三江口村的余家(渔家)、杨家村沿富春江一字排开。最早在和塘居住的是夏姓。和郑家垄一样,太平天国时,村里的夏姓人或外逃,或被杀,最后一个也没留下。乱后,一个叫陈洪旭的人,挑着货郎担,来到这里,见这里有很多空房子,有大量的土地,就在这里落了脚。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陈姓已在村里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都是陈洪旭的后人。

村里原有一座夏姓人留下的祠堂,后为陈姓人所有。祠堂前有上下两口水塘。陈姓人的村庄建在下塘的边上,所以原来的村名叫下塘。因在当地人的话中,“下”与“和”音同,所以,和塘是从下塘改写而来的。

和塘的地势有点特别,村前是一条通往兰溪的古道(现已不见),村后是低山,山的后边才是浩淼的富春江,村后的低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江水的泛滥,所以,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这里一向太平。在每年秋天的枯水季节,村里人翻过小山,和郑家垄人一起,到江边去开垦洲地种小麦,但必须要赶在夏至前,把麦子抢收回来,否则,半年的辛苦,将会被洪水带走。等雨季一过,有些人还会趁种小麦季节没有到来之前,再种上一熟玉米。

与和塘、郑家垄并列于江边的,还有一个小村——小里埠。小里埠位于苔溪与富春江交汇处的西岸,过去曾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埠头。富春江水电站蓄水之后,整个小里埠上的人全部外迁到长兴等地。现在的小里埠已经成为三都镇的工业开发区。

苔溪是富春江在我市境内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三都镇的“母亲河”,前源溪和后源溪在离富春江还有两公里的地方会合,然后从小里埠的水碓桥下汇入富春江。水碓桥也因建造富春江水电站而上了一公里,但是还没造好,就因一场洪水而告吹,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苔溪两岸的人们是靠渡船往来的,直到公路桥建成之后,才完全结束了摆渡的历史。

在苔溪入江口的西岸,原有张、濮两姓在这里建村居住。张家离溪近,为防江水倒灌,张家人在溪沿砌了一道石墈,墈上种有很多护墈的树(以樟树为多),直到上世纪中叶,这些树还如卫士一样,守护着石墈,其中一棵大樟树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因此,张家人居住的地方,就被称为张家墈。

也不知在何时,濮家人在张家墈边上的一片松林边立脚,他们把自己居住的村坊叫做松口。

据说为了灌溉,濮家人准备在地势较高的村南山脚下开挖出一个池塘,可是刚一开挖,就从地底下冒出一股股红色的水来,村人觉得不吉利,可能是挖断了传说中的龙脉了,就全村动员,家家开蒸糯米饭,一起倒入塘中,希望能止住“龙血”。但是,失败了,濮家人只得弃村而走,最后迁到后源深处的洪岭下。现在的松口村人都是濮家人迁走后,陆续从各地迁来的。

濮家人的糯米饭虽未能堵住“龙血”,却由此诞生了一种小吃——三都麻糍。后人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木榔头捣烂,包上芝麻、红糖、豆沙等馅,就成了三都的名小吃——麻糍。三都麻糍趁热吃,香糯可口,老少皆宜;若冷却之后,也可用植物油煎着吃,外脆内滑,别有风味。

松口一带,在富春江水库小气候的影响下,加上当地土壤非常适宜种植橘子,以致松口柑橘因其甜度高、口感好而成为我市的农业名品之一。

 

郑家垄

 

和塘

 

松口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