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0月28日

犁·耙·耖

——乡村记忆之二十四

阅读数:6551   本文字数:1759

□ 杨吉元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农田耕作,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春夏耕耘,秋冬收藏。”唐代诗人元稹有《代曲江老人》诗:“秋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美好的收获,全靠那辛苦的耕耘。

耕耘指对土地进行铲起、翻转、松碎等劳作,使之变得平整松散。耕耘农具甚多,各地也有差异,除了熟知的锄头、铁耙之外,老家主要有犁、耙、耖这三件农具。

能够熟练使用犁、耙、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农耕时代它是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技术活儿。

每到年底,生产小队都要给社员合议不同等级的工分。其中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就是,只有掌握了犁、耙、耖这三门技术活,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合格的整劳力,他的底分方可评上10分,否则任你块头好、胳膊粗、力气大也枉然。

旧时给小伙子去说亲,媒婆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总夸小伙子多英俊多有出息。对方姑娘父母亲除了询问小伙子家庭成员、房产情况外,往往还要加上一句:“犁耙耕耖,这几样生活都会不?”倘若回答有一样还不太行,那婚事往往就难说。

农田种植水稻,要求泥土糊烂、土地平整,在插秧之前,通常要进行“犁——耙——耖”这样的耕作工序,自古及今,大抵如此。

犁,其辕弯曲有致,又叫曲辕犁。上端横置一根弯弓状的硬木;底部硬木上安装着一块锋利的三角形铸铁,叫犁铧;犁铧上方斜放着一块光滑如镜的生铁,叫犁镜,它可以将犁铧掀起的泥土翻到一边。另加上一根做犁把手的硬木,组合成一个钝角架设,这便成了犁。

犁辕前端另设一根横木,横木两端可分别系上麻绳,两根麻绳固定在一根弯曲的牛轭上,将牛轭套在牛的脖子上,就可以犁田了。

耕犁时,农人戴着凉帽,右手扶住犁的把手,左手持着缰绳和牛鞭,大声吆喝着一路前行。不一会儿,身后便翻耕出了一片片泥土,犹如旧房屋顶上灰色的瓦片,在太阳的反照下,闪着亮光。

犁虽然比较轻便,操作起来似乎容易,其实不然,技巧性主要体现在犁把手的把握上。若欲犁土深一点,农人可将犁放斜;若要浅一点,则将犁放平一些,深浅之间全凭农人对泥土的了解和自身的经验。入土太浅,犁铧划过地皮,秧苗无法插入;入土太深,既会折断犁铧,又会翻起生泥,无法下种。

水田犁好后,泥块板结,尚需将泥土粉碎,这时就需要耙田了。

耙,由四根硬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木框,呈“目”字型,两根长木条下方安装着用生铁铸成的前后错落、排列均匀的尖刀,另系有一根绳索,用于农人操作时稳定重心。

耙田时,刀齿朝下,铁耙加上人的重量,使得刀齿切入土壤。农人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拉着横木上的绳索,两脚一前一后,分别跨站在两根长木横档条上。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俨然古代驾驶着战车冲锋陷阵的将士。

在吆喝声中,水牛按照农夫手中缰绳的牵引,拉着耙和人在水田里来回走着。农人如履平地,轻松自如,来往不断。

这三样农活中,耙田算得上比较简单和轻松,要领也容易把握。但有一点特别要紧,双脚站在耙上,千万不能滑入大木框中,否则水牛拉着人前进,非把双脚弄伤不可。

水田经过反复的耕耙之后,泥土已碎,但往往还高低不平,不能直接插秧。这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叫做耖田。

耖,木制为主,上层横杆用于把扶,底部横杆排列着十几条铁钎。下端另有两根朝前的短木,用来系牛拉的绳索。早在元代时,王祯在《农书》一书中就有描述:“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

田畴不平,庄稼吃水不均。那样,凸处的禾苗会因缺水而旱死,而凹处水多,长期浸泡容易烂根。耖田就是要把凸处的泥土推到凹处去,使整丘田的泥土基本平整。

耖田时,牛轭两端的绳子,分别系于耖两边的木框上。农人一手持竹鞭和牛绳,一手把握住耖,人站于耖后,水牛则在前方牵拉。耖把向下微压,可将泥土带走;将耖把往上略提,可放下泥土。几个来回后,高低不平的水田便平如水面、泥软成浆。

与犁田和耙田相比,耖田的技术含量、操作要求和辛苦程度是最高了。耖田的功夫全在手臂上:一是要有臂力和耐力;二是手臂伸缩要视田地平整度,讲究手眼并用,弄不好会将水田翻得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起了相反的效果。

犁有铧,耙有刀,耖有齿,通过犁、耙、耖的一系列操作,泥土翻转了,烂糊了,平整了,水田就可以插秧了。

犁、耙、耖这三件常见的普通农具,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农具已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过不了多久,也许只能在农耕博物馆去寻觅它们的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