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0月28日

地下人行通道为何成了摆设

阅读数:1447   本文字数:1874

“行人过马路难”作为城市系列病之一,一直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我市实施了多项举措,其中一个尝试就是修建地下人行通道。

目前,全市已(在)建的3座地下人行通道,分别为市体育馆前地下人行通道、市妇保医院东侧地下人行通道和国信路东侧入口处地下人行通道。然后,就目前而言,这一尝试似乎并未取得预设的效果——2座已建成可通行的地下人行通道几乎成为摆设,其中1座更是闲置了十多余年。

 

地下的尴尬

新建成的通道“无人问津”

今年3月28日,洋安路与东二南路交叉口的地下人行通道正式竣工并通过工程验收,该通道建造初衷是为方便行人穿行市妇保院和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的洋安路。

洋安路是由东面进入城区的主要干道之一,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平时车辆密集,加上往来市妇保院、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人流较多。因此在规划设施时,考虑在洋安主干道中段处设置一地下通道,便于让行人快速、安全通过,进而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10月21日上午,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地下通道的修建,洋安路市妇保院附近路段并未设置斑马线。按理行人穿越马路必须要走地下通道,然而实际的状况却是行人直接穿行在车水马龙的路面上。为何行人弃方便安全的地下通道,宁可冒着危险“硬闯”车流量大的路面呢?对于记者的疑问,多位行人表示,他们对于附近有地下通道并不知情,也未发现有地下通道的指示标识。还有市民表示,自己曾看到过出入口的楼梯,但因为没指示牌,不敢往下走。

该地下通道的出入口是由白色有机玻璃搭建而成,记者在通道周围没有发现任何指示标识和用途说明。在调查期间,竟无一人进入此通道。虽然这是一条30多米长的新建通道,但照明灯未开,光线昏暗,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泥沙,地上还残留着许多塑料袋、包装袋等垃圾。

据了解,该地下人行通道由市城投公司负责建设,通道建成后,按照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应移交给市住建局进行统一管理。蒋素萍是市城投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她表示,工程完成后与市住建局市政科联系过,但因洋安是否划入主城区管理这个问题未经明确,市住建局并未接收该通道的管理职权。就指示牌的问题,她解释说,要等待地名办完成取名工作,就可安装。

 

管理的尴尬

通道建成10余年却从未使用

较洋安路地下人行通道新建后的无人问津,国信路口与320国道之间的地下人行通道闲置时间长达10余年之久。

国信路口东面就是大润发超市和金马时代影院,通过该路口穿越320国道的人流量较大。对于该处建有地下人行通道时,大多数市民显得很惊讶。被闲置了10余年之久的地下人行通道,却鲜有人知。

随后,记者来到国信路东侧入口处,徘徊许久也并未发现人行通道的位置,最终在附近一位知情人士的指点下,才找到入口。该通道入口的阶梯被保洁员的簸箕、扫帚、衣服和其他杂物“占领”,让人误以为这里是保洁员的临时工具间。由于闲置太久,通道的台阶和墙壁上长满青苔,周围杂草丛生。

在手电筒的照明下,记者发现长约200米的通道全部贯通,宽度约1米多,但内部未进行装修,通道尽头就是衣之家百货一楼,但通道的东入口被焊接的铁栏杆封住,无法通行。

那么该地下通道是何时建成的,由哪个单位负责建设,管理部门又是谁,建成后为何长期闲置?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先后联系多家单位进行了解。

据新安明珠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通道早在小区2002年建设之前就存在,这就意味着这座地下通道建成已有近15年的时间未被利用也无人管理。市住建局规划管理科科长吕建军未能找到该地下通道的详细资料,按照他的记忆,该通道应于2001年建成。“当时的建设单位是东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后来变成城投公司。”吕建军告诉记者。当时东区开发公司建成后,并未移交给任何单位进行管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的市城投公司没有保留原东区开发公司的相关资料,也无人知晓该地下通道的具体情况。

不过,在记者的多方求证下,得知当时的东区开发公司当时属市住建局管辖。市住建局副局长黄伟向记者解释,当时通道建设时,大润发超市那片区域还未开发,光线不错,后因高楼拔地而起,通行条件不佳,通道自然而然就被闲置了。“我们近期会与城管、运管、公安、交警等部门召开协调会,明确该人行通道的建设主体和管理单位,并按照工程存在的问题拿出一个整改方案,争取年底之前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城市修建地下人行通道,本意是改善交通环境、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但现实是,花了大量资金修建的地下人行通道,却成了一个闲置品。这不禁令我们担心,目前正在建设之中体育馆前的地下人行通道会不会也终将成为一个摆设?这个事实提醒着我们,修建地下人行通道,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并不必然会改善我们的交通问题。如何让这些便民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值得管理部门深思。

(记者  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