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09月29日
蓑衣·斗笠
——乡村记忆之二十二
阅读数:7757 本文字数:1732
□ 杨吉元
暑期与好友乡村游,在农耕民俗博物馆墙壁上,看到悬挂着几件蓑衣和三顶斗笠,心中不自禁又泛起怀旧的情愫来。
老家屋后种着两棵高大的棕榈树,棕叶可以剪下来撕成条状,用来包扎糯米粽子,棕皮多为褐色或者棕色带点浅红,它是编织蓑衣必备的材料。一株棕树可采集十多张棕皮,每年采割一次。一到冬季,父亲会用柴刀从棕榈树上将棕皮小心地裁割下来,晒干收藏。
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蓑衣跟锄头铁耙一样,是旧时以农耕为生的农民离不开的最为原始的农事用具,家家必备,我家就有四件蓑衣。
那个年头,家里要添置一件蓑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蓑衣师傅来自隔壁汇潭村,小个,精瘦,嘴里含着一根旱烟筒,六十多岁的样子。穿(编织之意)蓑衣的行头特别简单,仅仅扁担一端挂着一小捆棕丝和一个青色的小布袋。
蓑衣师傅打开小布袋,只见里面摆放着杂七杂八穿蓑衣的“吃饭”家伙:一把五齿铁爪,用来梳理棕丝;一个装油的羊角,用来润滑钢针;数根比筷子略短的钢针,用来穿引棕线;几枚铁制的顶针,用于推顶棕针……
一切准备就绪,蓑衣师傅开始忙活。把整张棕皮卷成筒状,置于平地,双脚来回滚搓以去除杂质,然后用五齿铁爪不断爬梳,清理出杂乱的棕丝和叶屑,最后留下那些稍微细长的棕丝就可以搓棕线了。
蓑衣分上衣与下摆两个部分,上衣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圆领口,无衣袖,对开襟,前有细棕绳可供系扎。下摆宽大,以方便主人的行动。
编织时,先做领子,再是制蓑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蓑衣有表面和里子两屋,最后两面都要缝线。师傅手指上套着一枚箍形顶针,上面布满小坑,用来顶推针尾。师傅用钢针左右开弓,穿针走线,很是麻利。
蓑衣编制有十几道工序,皆为手工制作。制作完成一件蓑衣,一般要花费四五天的时间,大概需要一百多张棕皮。上好的蓑衣要求整体平直流畅,不能凹凸不平。如果上下裙搭配和谐,那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我穿的蓑衣坚固耐磨,着(穿)上几十年没有问题。”蓑衣师傅拍拍围裙,收拾起工具,一脸轻松地对父亲说道。
说到斗笠,我们往往可以在反映红军战斗岁月的影视剧中看到战士们身背斗笠的形象。斗笠用竹篾、竹叶为原料,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斗笠正中呈圆锥形,有一根绳子可在脖颈处系住,使其牢固。斗笠有大有小,一般与蓑衣搭配使用。因为尖顶,类似漏斗,故称斗笠。我们老家那边叫夜帽(音),其因不得而知。
社员家里很少自己编织斗笠,一般都到公社生产资料部购买。父亲买来斗笠后,总会吩咐我用毛笔在斗笠上面,除了写上他的大名外,还要写上诸如“自力更生”“勤俭持家”之类的话语。
最有意思和最不可思议的是,在中国古代,最为普通原始的蓑衣和斗笠却成为了农耕和仕隐文化的典型象征。
早在《诗·小雅·无羊》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之句,其意为:你的牧人来了,戴着蓑衣和斗笠。这是关于蓑衣和斗笠的最早文字记录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整个大地一片白茫茫,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坐在一叶孤舟里,独自垂钓。正有了这蓑衣,有了这斗笠,也就有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和想象。
祖籍为金华的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经写过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行白鹭,一池鳜鱼,一顶斗笠,一件蓑衣,斜风细雨,江南水乡,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词中的“渔人”更成了令无数文人产生遐想的经典形象。
蓑衣朴素,斗笠简单,这一针一线用棕皮编织而成的蓑衣,这一经一纬用箬叶铺垫而就的斗笠,蕴藏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心中块垒,沉积了悠久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
记得我家有一把油纸伞,但只能作挡雨之用,自然不可能撑着它从事劳作。我常常看着父亲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手持一把锄头,冒着绵绵细雨,在田间小径上巡视水情,在阡陌田畴间犁田插秧……劳作归来时,摔一摔湿漉漉的斗笠和蓑衣,将它晾在墙壁上的铁钩上,任它滴滴水下。
随着化纤工业产品的广泛使用,雨具也开始更新,用化纤工业产品制作的雨衣雨披,既价廉又轻便,原始的蓑衣斗笠渐渐被它取代。如今,蓑衣斗笠已成为一些农展馆的展品和农家乐的饰品。或许再过一些年,人们只有在古诗文或博物馆中去找回那些儿时的记忆了。